从学制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实业教育
刘成功
北京工业大学,北京,100124;
摘要:明治维新后,日本政府为实现“富国强兵”“殖产兴业”的目标,着力引入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,建立了 近代教育体系。在此过程中,实业教育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,从初创到体系化经历了显著的转变。 本论文通过对明治时期学制发展的四个阶段——《学制》时期、《教育令》时期、《学校令》时期及《实业教育 令》时期的系统梳理,探讨了日本实业教育从法律规定到实际实践的发展轨迹。研究发现,在这一时期,日本逐 步建立起完善的实业教育体系,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,实现了教育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 合。论文还分析了各类教育法规对实业学校的设置、课程、经费补助及师资培养的具体影响,指出实业教育对日 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。通过这一历程,明治政府不仅为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,也为日本成为工业 化强国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关键词:明治维新;实业教育;学制发展
参考文献
[1]文部省.实业教育五十年史[M].东京:文部省实业学务局,1934.
[2]朱文富.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[M].河北:河北大学出版社,1999.
[3]臧佩红.日本近现代教育史[M].北京:世界知识出版社,2010.
[4]王桂.日本教育史[M].长春:吉林教育出版社,1987.
作者简介:刘成功(2000.8—),男,满族,河北承德人,北京工业大学,硕士研究生在读,研究方向:日本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