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语境下民族地区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逻辑
郑泽翔
内蒙古民族大学,内蒙古,028000;
摘要: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国家命运和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的工作。新时代提升民族地区意识形态话语的空间, 对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。本文从民族地区意识形态话语的现实逻辑、理论逻 辑和实践逻辑出发,探寻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机理和现实取向。
关键词:新时代;民族地区;意识形态话语;建构逻辑
参考文献
[1]毛泽东著:《毛泽东选集》(第 5 卷),北京:人 民出版社,1977 年,第 363 页.
[2]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:《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论述摘编》,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2016 年, 第 99 页.
[3]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.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辅导读本[M].北京:民族出版社,2015.
[4]习近平著: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(第二卷),北 京:外文出版社,2017 年,第 300 页.
[5]习近平:《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》, 《人民日报》2019 年 9 月 28 日(002).
[6]《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、 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 宣传思想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8 年 8 月 23 日(01).
[7]中共中央编译局主编: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》(第 40 卷)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2 年版,第 289 页.
[8]毛泽东著:《毛泽东选集》(第 3 卷),北京:人 民出版社,1991 年版,第 839 页.
[9]习近平著: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(第二卷),北 京:外文出版社,2017 年,第 366 页.
作者简介:郑泽翔(1999 一),男,汉族,宁夏银川人, 在读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:中共党史;民族史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