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针干预耳后疼痛治疗急性期面瘫验案举隅
陈鑫炜 1 第一作者 陆瑾 2 通讯作者 曹敏慧 3 张家瑞 1 梅鑫彤 1
1 南京中医药大学,江苏南京,210029;
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针灸科,江苏南京,210022; 3 南京市栖霞区靖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江苏南京,210057;
摘要: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种,临床表现主要为单侧面部肌肉麻木、眼睑闭合不全和口角歪斜。浮针疗法已 被证明在面瘫病的各阶段均有较好疗效。本文总阐述如何通过浮针扫散结合再灌注活动松解茎乳孔周围患肌,在 治疗上起到快速解除耳后疼痛、改善面瘫症状、缩短治疗周期的作用。
关键词:周围性面瘫;浮针疗法;再灌注活动;耳后疼痛
参考文献
[1]卜云芸,陈琳,戴宜武,等.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(2022版)[J].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,2023,18(01):1-12.
[2]朱玉华,郑雪丽,塞娜,等.贝尔面瘫的研究进展及诊疗现状[J].中华耳科学杂志,2020,18(04):768-773.
[3]T/CACM079-2015,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-面瘫病[S].中华中医药学会,2017.
[4]孔凡亮.电针法刺激颞前线治疗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[J].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24,22(18):104-107.
[5]吴晓龙.针刺人迎穴对面瘫后遗症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[D].山东中医药大学,2012.
[6]张翠萍.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与针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[D].山东中医药大学,2013.
[7]赵盛惠.应用针刺配合艾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[J].求医问药(下半月),2013,11(10):166-167.
[8]陶嘉磊,符仲华,张宏如.浮针疗法作用机制浅析[J].时珍国医国药,2014,25(12):3006-3008.
[9]李森.浮针疗法结合牵正针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研究[D].黑龙江中医药大学,2023.
[10]吴靖.浮针颈部患肌结合电针治疗贝尔面瘫疗效观察[J].湖北中医志,2022,44(03):35-37.
基金项目:陆瑾南京市名中医临床经验继承工作室(LJ-2017-NJ)、陆瑾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(2024-SJJCGZZ-LJ)、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:SJCX24_1107
作者简介:陈鑫炜(1999一),男,在读硕士研究生,E-mail:1441072156@qq.com
通讯作者:陆瑾(1964—),女,主任中医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,研究方向:针灸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机制研究,E-mail:sfy027@njucm.edu.c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