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诗人家数探究高中比较阅读教学新角度——以李白、苏轼、辛弃疾诗词进行比较阅读为例
于涵
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,黑龙江哈尔滨,150025;
摘要:比较阅读是一种深度的教学方式,适用于诗歌教学领域,是高中语文诗词单元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阅读教学 方法。从诗人“家数”角度入手进行比较阅读,突破固有思维,以古代文论中的“流派”“诗承”研究为参照, 教师可以将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李白、苏轼、辛弃疾三人的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《永 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三首诗进行比较。从诗人“家数”角度展开比较,三首诗在共同具备的“豪放”这一特 点的基础上,分析李白飘逸之豪放,苏轼旷达之豪放,与辛弃疾雄壮之豪放。从时代背景、诗人性格、诗词意象、 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,更深层次上品味本单元人文主题——“生命的诗意”,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。
关键词:古诗词;比较阅读;诗人家数
参考文献
[1](宋)严羽著,郭绍虞校释.沧浪诗话校释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.
[2]刘熙载.艺概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[3]陈延焯.词则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78.
[4](清)谭献.复堂词话[M]//唐圭璋编.词话丛编.北京:中华书局,1986.
[5]詹安泰.宋词散论[M].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1980.
[6]张叶玲.《二十四诗品·豪放》的美学研究[J].美与时代(下),2021(09).
[7](清)杨廷芝、孙联奎《<诗品>解说二种》[M],济南:齐鲁书社,1980:104.
[8]郑晓军.众里寻他千百度:辛弃疾词[M],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6.
[9]刘朝群,.困顿人生中的生命诗意——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对比解读[J].中学语文,2022(18):54-57.
[10]陈珩筠.苏放辛豪——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之异同[J].中国文艺家,2020(05):54+56.
[11]邢延.《芣苢》《插秧歌》比较阅读教学设计[J].中学语文教学,2021(10):68-70.
[12]孙剑秋.从比较阅读谈文学中的色彩与声情[J].中学语文教学,2015(09):8-9